环保部通报空气指数:重污染十城 华北东北占八
汕尾号召乡贤为家乡凝心聚绿,认捐绿化苗木6万余株,认捐金额达千万元。
时任县长亲自走进助农直播间,切菠萝、吃菠萝,倾情为徐闻菠萝代言,引得超30万网友围观、近30万斤菠萝销售一空。除了销售自家菠萝,邹自营去年还帮助周边近200户种植户销售菠萝,且收购价普遍高于线下档口,我们每卖出一斤菠萝,农户可以多赚0.1-0.2元。
2月下旬,今年首茬徐闻菠萝抢鲜上市。如今,做电商已经不再需要政府推动,更多当地人都在自发做农业电商。此前,拼多多与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共同助力广东特色农产品进城,并且联合孵化50个广东省特色农产品品牌,全面助力广东省数字农业新基建。有采购商在座谈会上回忆称,特别是从海口坐船去徐闻的时候,除工作人员外好像只有不到5个人。4-6月、8-11月,这两个菠萝销售旺季,邹自营就在拼多多上主销徐闻菠萝,其余时间则经营释迦果、苹果香蕉、红心木瓜等当地特产。
短短半小时就吸引超30万网友关注,而全程两个小时的线上活动,原定3万件菠萝全部售罄,直播间又紧急调货2万件,最终带动菠萝销量近30万斤。据悉,今年已有约316吨菠萝出口到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朝鲜等国家,其中朝鲜是首次出口。把追求漂亮数据作为唯一目标,让科学严谨的测产试验,演变成了一场荒唐的数字游戏。
受政绩驱动,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圆满完成农业生产的考核目标,片面追求数字政绩。知情人士表示,科研攻关测产数据失真,则源于会用特殊的栽培方式、有竞争力的优良品种来进行,小面积测产结果比寻常种植产量高。实操中测产程序常被简化 业内专家介绍,我国水稻测产标准分类明确,涵盖超级稻、高产创建及示范县等多维度评估。据了解,水稻测产主要分为科研攻关、检验栽培方式及新技术应用效果、企业宣传品种三种类型。
记者查阅《浙江省水稻产量测定操作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发现,其中规定了水稻产量测定的方法、程序、产量计算、测定报告等要求。规范要求,采用机械实割法。
知情人士透露,主要是图省事,简化了程序,比如在测定杂质、含水量和空瘪率上,就会随意很多。记者了解到,有的企业每年在全国各地举行的测产多达几十场,重金邀请所谓的专家现场测产,让周边地区的农户现场见证结果,同时通过媒体造势的手段,在抖音、快手、微信等平台大肆宣传,带动销量。业内人士表示,当我们在讨论水稻或其他作物高产时,每一次纪录的刷新,应当基于新品种、新技术的实际应用,以及良好的田间管理实践,通过各种不实手段获取短期的荣誉或利益,都是‘泡沫,难以长存。再看到动不动就破纪录的产量时,还能得到大众的几分信任呢? 【统筹】麦倩明 李晓芬 【记者】南方农村报记者 钟海芳 杨雪 【来源】南方农村报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编辑任亚航。
测产数据真实、可靠,才能有效指导生产实践。近年来,我国提出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强调通过科技创新和农业现代化建设来提高粮食生产效益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浮夸的测产数据背后,是利益吸引和观念跑偏。其中,产量方面,生育期在158天之内,且规模为百亩连片,平均亩产达到780公斤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全国粮食高产创建测产验收办法(试行)》中显示,测产由县、省、部三级分时间、分层次进行测产。极简的程序往往会给测产数据带来较大浮动空间。
业内专家介绍,测产一般由农业行政部门或科技部门组织行业专家进行评估,但现在很多企业和个体经营者也会根据项目需要、宣传需要组织测产。是谁冒着随时倾塌的风险沙上筑塔?究其背后,是典型的浮夸风,是背离科研诚信的利益驱动,是扭曲跑偏的政绩观,是流于形式的监管。
据了解,各地市、企业会根据农业农村部的测产标准,因地制宜进行调整。每个省都有一套办法(操作规范)。国家统计局官网也有粮食产量实割实测是如何做的相关内容,详细介绍了实割实测的方法。在超级稻计划之前,农业农村部还印发了《全国粮食高产创建测产验收办法(试行)》。《超级稻品种确认办法》明确了品种指标、测产验收方法、审核办法、冠名推出制度等。另一业内人士透露,产量达标的品种还可申请试种示范项目,项目经费达几十万元,对评职称、下一步申请科技项目也是很好的基础。
在农业专项科研资金、农民选购支持销售的利益驱使下,一些企业和科研机构开始走上造假之路。产量测定的水稻种植面积,攻关田应在1亩以上,示范方须同一品种在100亩以上并连片成方。
也有一些特殊情况,比如超级稻的命名必须经过农业农村部,且必须有测产结果作为唯一依据,因此这样的测产必须由农业农村部组织专家来进行。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设立超级稻推广项目,2008年农业农村部印发《超级稻品种确认办法》。
通过测产或命名为超级稻,那对这品种的市场推广是无形的广告。此外,农业农村部以及各省农业农村厅都有发布《水稻产量测定操作规范》。
一有骗取科研经费、农户信任惹的祸,二有片面追求数字政绩结的果。如果从指导上就开始犯错,生产上怎么可能有好结果,怎么稳步发展呢?一名业内科研专家说。测定专家人数5人及以上,具有高级技术职称,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年限10年以上,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有些地方政府在行政考核压力下,急于展现工作成效,就去走歪路
每个省都有一套办法(操作规范)。受政绩驱动,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圆满完成农业生产的考核目标,片面追求数字政绩。
值得注意的是,品种在生产上暴露出重大缺陷,或因品种问题给农业生产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不再冠名超级稻。知情人士透露,主要是图省事,简化了程序,比如在测定杂质、含水量和空瘪率上,就会随意很多。
是谁冒着随时倾塌的风险沙上筑塔?究其背后,是典型的浮夸风,是背离科研诚信的利益驱动,是扭曲跑偏的政绩观,是流于形式的监管。急功近利犹如朝露,短暂易逝。
据了解,各地市、企业会根据农业农村部的测产标准,因地制宜进行调整。实操中测产程序常被简化 业内专家介绍,我国水稻测产标准分类明确,涵盖超级稻、高产创建及示范县等多维度评估。根据农业农村部的规定,只有在产量、品质、抗性等各项指标都达到要求,才能被确认为超级稻品种。值得注意的是,《全国粮食高产创建测产验收办法(试行)》中显示,测产由县、省、部三级分时间、分层次进行测产。
浮夸的测产数据背后,是利益吸引和观念跑偏。注水的产量,让部分群体得到了高额项目经费、职务晋升,多方受益。
知情人士透露,一些地方为了拿到更多经费,还会邀请有关部门的官员来把关。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设立超级稻推广项目,2008年农业农村部印发《超级稻品种确认办法》。
如果从指导上就开始犯错,生产上怎么可能有好结果,怎么稳步发展呢?一名业内科研专家说。记者深入调查了解到,测产数据失真的背后,是多方复杂的诱因。